中國共產黨以70年的治國理政實踐,展開自己的答卷:真正的民主必須能夠解決人民要解決的問題。
首要問題:誰能代表人民?
只要談及民主,“誰能代表人民”就是不能回避、首要回答的真問題。如果打著“民主”的幌子,投機取媚于部分選民,這樣的執政者必然患得患失、顧慮重重。
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,一個國家實行什么樣的政治制度,走什么樣的政治發展道路,必須與這個國家的國情和性質相適應。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,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,成功開辟和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,為實現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確立了正確方向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,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長期奮斗歷史邏輯、理論邏輯、實踐邏輯的必然結果,是堅持黨的本質屬性、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。《中國共產黨章程》開宗明義,“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,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,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,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,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,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。”并明確提出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”“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。”
為了誰、依靠誰、我是誰?中國共產黨始終不忘初心。
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是要體現人民意志、保障人民權益、激發人民創造活力,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。”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。黨的十九大報告中,“人民”一詞出現了203次。報告強調:“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、共命運、心連心,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。”
苦煉“內功”:健全黨內民主
如何跳出執政者“興勃亡忽”的“歷史周期律”?毛澤東早在1945年的延安窯洞里指明路徑:民主。黨的十八大報告再次重申:“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”。
十八大以來,黨內民主更加廣泛。《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》進一步規定:中央委員會、中央政治局、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和黨的各級委員會作出重大決策部署,必須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建議,凝聚智慧和力量,民主決策;必須尊重黨員主體地位、保障黨員民主權利,落實黨員知情權、參與權、選舉權、監督權,堅持黨內民主平等的同志關系,黨內一律稱同志;暢通黨員參與討論黨內事務的途徑、健全黨內重大決策論證評估和征求意見等制度、規范黨員負責任地檢舉揭發的范圍與程序……
無論是落實“八項規定”、糾正“四風”,還是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、“三嚴三實”專題教育、“兩學一做”學習教育、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,黨的每一項活動都和加強黨內民主相織相融,互為促進。
打鐵還需自身硬。長期執政的中國共產黨要實現自我凈化、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、自我提高,永葆執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。